党建引领,五维聚力——汪洋镇谱写全国文明村镇新篇章
汪洋镇碗厂村位于仁寿县汪洋镇西南部,面积10.092平方公里,辖12个村民小组,户籍人口6577人,党员171人。近年来,汪洋镇碗厂村在上级党委、政府的关心和帮助下,文明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,先后获得“省级文明村”“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”“全国文明村镇”等荣誉称号。
一、聚力党建引领,夯实思想之基
汪洋镇碗厂村聚焦“七个好”创建标准,立足“我为人人、人人为我”的创建理念,着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利用“三会一课”“党员活动日”等多种形式,组织党员学理论、学模范人物事迹,争做移风易俗的带头人,形成以党风带民风,以民风促村风的良好风尚,同时采取“3+1”模式,即通过村民会议、微信工作群、坝坝会等宣讲方式,广泛发动群众参与省级文明村创建工作,打通宣传群众、教育群众、关心群众、服务群众的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二、聚力文明实践,培育文明乡风
汪洋镇碗厂村在争创省级文明村过程中,扎实开展“星级文明户”和“最美家庭”“最美婆婆”“好儿媳”等评选活动,用身边人讲好身边事,用身边事激励身边人。成立了以党组织书记为队长的志愿者服务队,下设8支特色志愿服务分队,推进“文明义仓”积分兑换活动。坚持民主商议,组建村民议事会、老年协会、红白理事会等,对村里各项事务平等协商,推动共建共治共享,用好村规民约,完善乡村治理机制,有效遏制陈规陋习。
三、聚力产业发展,促进农民增收
结合本村实际,重点推进农业产业园区建设,大力发展明日见、耙耙柑等优势产品,成立平台公司和供销合作联社,为全镇粮食生产农户和种粮大户提供“一体化”服务,培育一批以宋力、陈建国为代表的产业带头人,带动村民增收致富。利用柑橘种植特色产业及汪洋循环经济园区开辟富民新路子,全村人均收入三年来增长2.1万元。
四、聚力生态保护,打造宜居乡村
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治理、生活污水治理、农村“厕所革命”、村容村貌提升、村庄清洁行动等,全面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“六大行动”,定期开展“门前三包”环境卫生整治行动,实施厕污共治建设,农业面源污染治理,鼓励群众秸秆粉碎就地发酵,村厕污染整治率达90%、污水处理率达95%,基本实现了污水入池,粪水不乱排,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有效改善。
五、聚力基层治理,维护社区稳定
建成“天网”“雪亮”工程视频监控点位12个,成立平安建设志愿服务队,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治安志愿者活动,在重大节假日前后开展夜间大巡逻,入户宣传安装国家反诈APP,在主要聚居点悬挂、张贴宣传横幅、公益广告等平安仁寿宣传标语,织密社区平安网,有效维护了全村平安、和谐、稳定,提升了群众的安全感。